《植物学报》
每每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听到“卖烤红薯喽”的吆喝声,嗅着那诱人的清香,便勾起了我对红薯的怀念,于是又想起儿时与红薯相伴的难忘岁月……
众所周知,红薯又名地瓜、山芋、甘薯、白薯、番薯、红苕,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由于其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能提供大量热能,所以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区栽种较多。我的家乡虽说处在鲁中地区的偏僻农村,但是那里土壤肥沃,土质松软,成了红薯的主产区。
我清楚记得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受落后生产力的影响,生产队里分的粮食不够吃。平日里我们这些农家孩子,便没有什么东西填饱肚子,零食更是无法想象,于是红薯便成了最好的食物。记得当时农村流传着“要吃饭,种红薯蛋”的说法。可能是由于红薯好管理、产量高、耐干旱、耐贫瘠,对肥料要求不高的缘故吧,于是人们大面积种植红薯,红薯也成了我们农家人的主要口粮。为了做好红薯的储存工作,在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有挖红薯窖(又叫窨窝子)的习惯。因为只有这样才会避免红薯腐烂,才会熬过一个漫长的严冬和青黄不接的春天。这不,我家就在宅院南面向阳的空地上,挖了一个长2.5米,宽1.5米,深1.6米的长条坑,用粗树枝当椽子,用玉米秸和棉花柴覆上,在一侧留好能够进出的小门,最后封上覆土便完成了。
霜降过后,我与家人一道把生产队分来的红薯,用地排车运回家中,卸下来后先逐一分拣,把受伤的红薯挑出来,再把挑好的红薯,一筐一筐系到窖池里面,由哥哥姐姐一块一块按顺序依次摆好,这样贮藏既保温又保鲜,好的时候能吃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到那时候红薯依然鲜亮如初。
儿时的我,最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听到母亲安排下到窖池里面拿红薯了,此时我如同灵巧的猴子,忽闪着调皮的大眼睛,蹦蹦跳跳唱着欢快的歌儿,来到窖池旁边,从容地掀开小门后,一下便跳到窖池里面,在幽暗潮湿的环境里,如同进入了地道当中,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我借助昏暗的光线,摸到几块红薯后,放在篮子里,踩着台阶两手一按,借力出了小门,并一鼓作气送到了家人身边……此时饱经沧桑的母亲,看到气喘吁吁的儿子,也像大人一样干活了,总爱摸着我的脑袋说道:“星儿(作者乳名)大了,能像你哥哥姐姐一样干活了,娘也就放心了。”
初秋时节,在寂静的夜晚,伴随着明亮的月光,家人吃过晚饭后,用专用的刀具把红薯切成薄片后(俗称地瓜干)让我们晾晒。我与姐姐的任务,则是把红薯片装在篮子里面,忙不迭地来回抬着,并小心翼翼地挂在两树之间的铁丝上,等到树上一层一层挂满后,剩下的我们只好把它平放在向阳的地面上,等到出太阳后逐步把红薯片晾干……此时此刻母亲或许为了调剂现场气氛,鼓舞我们的士气吧,她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述《白毛女》《红灯记》的精彩片段,在故事的熏陶中,我们不仅干得热火朝天,而且听得如痴如醉,在憧憬的目光中,不住地畅想着红薯片晾干以后卖了换成钞票,好给我们买来各种好吃的零食……当时那种期盼温馨的场面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时常会想起儿时与红薯相伴的难忘岁月,其实通过今昔对比,何尝不是对现在这种富足生活的珍惜和品味呢?
每每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听到“卖烤红薯喽”的吆喝声,嗅着那诱人的清香,便勾起了我对红薯的怀念,于是又想起儿时与红薯相伴的难忘岁月……众所周知,红薯又名地瓜、山芋、甘薯、白薯、番薯、红苕,在植物学上的正式名字叫甘薯。由于其味道甜美,营养丰富,又易于消化,能提供大量热能,所以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各省区栽种较多。我的家乡虽说处在鲁中地区的偏僻农村,但是那里土壤肥沃,土质松软,成了红薯的主产区。我清楚记得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受落后生产力的影响,生产队里分的粮食不够吃。平日里我们这些农家孩子,便没有什么东西填饱肚子,零食更是无法想象,于是红薯便成了最好的食物。记得当时农村流传着“要吃饭,种红薯蛋”的说法。可能是由于红薯好管理、产量高、耐干旱、耐贫瘠,对肥料要求不高的缘故吧,于是人们大面积种植红薯,红薯也成了我们农家人的主要口粮。为了做好红薯的储存工作,在我们那里家家户户都有挖红薯窖(又叫窨窝子)的习惯。因为只有这样才会避免红薯腐烂,才会熬过一个漫长的严冬和青黄不接的春天。这不,我家就在宅院南面向阳的空地上,挖了一个长2.5米,宽1.5米,深1.6米的长条坑,用粗树枝当椽子,用玉米秸和棉花柴覆上,在一侧留好能够进出的小门,最后封上覆土便完成了。霜降过后,我与家人一道把生产队分来的红薯,用地排车运回家中,卸下来后先逐一分拣,把受伤的红薯挑出来,再把挑好的红薯,一筐一筐系到窖池里面,由哥哥姐姐一块一块按顺序依次摆好,这样贮藏既保温又保鲜,好的时候能吃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到那时候红薯依然鲜亮如初。儿时的我,最喜欢做的事情,莫过于听到母亲安排下到窖池里面拿红薯了,此时我如同灵巧的猴子,忽闪着调皮的大眼睛,蹦蹦跳跳唱着欢快的歌儿,来到窖池旁边,从容地掀开小门后,一下便跳到窖池里面,在幽暗潮湿的环境里,如同进入了地道当中,兴奋的心情难以言表。我借助昏暗的光线,摸到几块红薯后,放在篮子里,踩着台阶两手一按,借力出了小门,并一鼓作气送到了家人身边……此时饱经沧桑的母亲,看到气喘吁吁的儿子,也像大人一样干活了,总爱摸着我的脑袋说道:“星儿(作者乳名)大了,能像你哥哥姐姐一样干活了,娘也就放心了。”初秋时节,在寂静的夜晚,伴随着明亮的月光,家人吃过晚饭后,用专用的刀具把红薯切成薄片后(俗称地瓜干)让我们晾晒。我与姐姐的任务,则是把红薯片装在篮子里面,忙不迭地来回抬着,并小心翼翼地挂在两树之间的铁丝上,等到树上一层一层挂满后,剩下的我们只好把它平放在向阳的地面上,等到出太阳后逐步把红薯片晾干……此时此刻母亲或许为了调剂现场气氛,鼓舞我们的士气吧,她一边干活一边给我们讲述《白毛女》《红灯记》的精彩片段,在故事的熏陶中,我们不仅干得热火朝天,而且听得如痴如醉,在憧憬的目光中,不住地畅想着红薯片晾干以后卖了换成钞票,好给我们买来各种好吃的零食……当时那种期盼温馨的场面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我时常会想起儿时与红薯相伴的难忘岁月,其实通过今昔对比,何尝不是对现在这种富足生活的珍惜和品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