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报

期刊导读

艺术院校植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来源:植物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6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植物设计是营造景观空间和意境的主要方式,植物类课程也是风景园林、环境设计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目前,我国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是在不同学科基础上发展的,艺术院校环境设计专业在教育界被认为过于关注美学设计,缺乏生态功能和设计实践能力。[1]因此,研究艺术学院的植物类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不同学科背景下相关专业植物类课程现状

风景园林相关专业的发展一般源于农林、工程和艺术三类院校。农林类院校相关专业是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基础上进行发展的,工程类院校一般是由土木工程或建筑学发展起来的,而艺术类院校则是在艺术设计专业基础上进行发展的。由于不同学科背景的院校专业定位不同,植物类课程的设置、师资结构和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

农林院校开设的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是教学的重点,课程数量和门类设置得较多,学生一般经过系统学习,基础较为扎实。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植物基础课程包含园林树木学、园林花卉学、园林苗圃学、草坪与地被、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园林生态与环境等,植物应用课程包含园林植物景观规划、园林植物应用设计,课程内容包含植物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园林树木的习性和功能认知、园林树木的应用和施工管理。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灵活运用植物特点满足不同的园林功能需求,并能通过植物体现不同的设计风格。[2]

工程类院校所开设的植物类课程偏重于植物在景观中的应用,注重空间规划与设计。以同济大学为例,植物类课程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理论基础课程。理论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园林植物应用和植物景观规划园林方法。第二,认知实习课程。认知实习课程主要包括园林植物认知实习、区域植物资源调查实践和种植设计实践。第三,设计技能课程。设计技能课程主要包括种植设计课。第四,规划方法课程。规划方法课程主要包括植物景观规划原理与方法。这四个方面是相互融入、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3]

艺术类院校开设的环境设计专业偏重于空间设计与审美,相对而言,植物类课程开设门类较少,多数学校只开设1-2门。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植物类课程有园林植物和园林植物配置两门,与农林类院校相比,课程数量和课时量大大缩短了。因此,艺术类院校可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增加植物实践基地、引进专业师资等方法进行课程建设,以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园林植物的基本知识和园林植物配置的美学原理,并能进行综合运用。[4]

笔者通过归纳不同学科背景的植物类课程发现,农林类院校植物基础类课程较多,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学生植物学基础较为扎实,师资结构合理,但授课方式和内容相对传统,审美方面相对欠缺。工科类院校以植物应用类课程为主,注重植物空间营造,学生植物类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艺术类院校注重审美和创新,但课程数量和相关专业教师数量较为匮乏,学生植物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相对较弱。

艺术院校植物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数量及课时较少

目前,艺术院校植物类课程存在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课程数量少、课时少。多数艺术类院校仅开设1-2门植物应用类课程,且基本没有设置植物基础类课程。因此,在植物应用类课程中也会涉及植物学基础、植物识别、植物配置等内容,但受课时限制,教学内容较多,导致课程重点不突出,学生学习深入度不够。

2.课程间缺乏联系

与植物相关的教学内容往往只在植物类课程中出现,而其他相关课程如设计初步、园林艺术、景观设计课,缺少植物板块的加入,导致前后教学内容脱节、学生学习不连贯、训练不到位等问题的出现。

3.教学方式的局限性

艺术类学生虽具有较好的美学素养和绘画基础,实践动手能力较强,但对系统性较强的理论课程学习起来却较为吃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开进行,学生对理论课程的接受度不高,后期在实践课程教学中就无法合理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因而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缺乏实习实训基地

植物类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部分农林类院校都有自己的苗圃基地,甚至有的院校还有自己的植物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专业学习。而艺术类院校缺乏植物实践教学基地,学生缺少观察、认知植物的条件,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