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报》
f这些看似静默的小生命却拥有如此强大的感知和预知能力,实在让人跌破眼镜!
科学家认为,植物也是复杂的生物体,有嗅觉、听觉、不同类型的记忆、和防御能力,它们过着丰富而感性的生活,甚至还有社交能力。
美国哥伦比亚市的密苏里大学植物科学系教授杰克.舒尔茨,花了40年时间研究植物和昆虫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他在密苏里大学的同事海蒂克?阿佩尔(Heidi Appel)和雷克斯克?考克罗夫特(Rex Cocroft)正在研究植物的听觉。
他们在实验中发现,当一条饥饿的毛毛虫靠近植物时,啃噬所产生的声音会引起植物叶上分泌出大量的化学防御剂,用于驱赶虫子。
而对于大自然的声音(例如风声等)或贝多芬的音乐,植物却完全没有反应。
植物没有耳朵,对于伤害自己的声音为何会产生防御能力?
阿佩尔和考克罗夫特认为,植物能把声波在物体上扫过时产生的微小形变,转变成电信号或化学信号。
但早在50年前,另一个科学实验就已经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植物是具有他心通能力的,在遇到伤害前,就已经知道了,因此会做出相应的防御反应。
植物的“思维活跃”
已逝植物遗传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称植物细胞“具有思想性”。植物拥有所有生命体共同的生命特征:趋利避害的特性。这种特性可以让植物对外界环境的改变做出反应。但这种反应通常是隐性的,不容易观察到。
含羞草在受到外界刺激的时候会把叶片瞬间收拢,谢旗研究院说:“它主要是因为植物细胞中钾跟氯离子的平衡受刺激后被打破,导致叶片中的水分通过茎流入植物根部,叶子细胞组织的张力下降至叶下垂。”
植物的“性情”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从同一个母体植物上切下来的两个切片或从同一个母体植物上克隆的两株小植物,即使在相同条件下对它们进行培育,它们也会表现各异。
科学家认为,植物的生长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来进行自我调控。
比如我们将同一种植物一南一北的种植,那么植物生长的大小便会存在差异。外界的环境会调控植物基因表达,从而植物所产生的蛋白不同、代谢不同,最后造成外观上的差异。不同的温度环境也会导致植物形态上的差异;此外,土壤性质的一些差异也会引起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变化。
植物的“记忆”
美国的测谎专家巴克斯特曾做过一个实验,在植物叶子上接上了一个测谎器的电极。为了证明植物具有记忆力,巴克斯特将两棵植物并排放入—间屋内。然后让六个人穿着一样的服装。戴着面罩,从植物前面走过。其中一个人将植物毁坏。之后,再让他们从植物前面走过,当那个毁坏植物的人经过时,记录纸上出现了强烈反应的记录。
通过巴克斯特的实验,科学家们得出结论:那是一种名叫茉莉酮酸的化学物质在起作用。植物激素把植物体内的亚麻酸转化成为茉莉酮酸。这是一种类似动物体内的前列腺素的化学物质。
植物“与人沟通的心灵感应”
人的心灵与情感可以和植物沟通。这种想法听起来好像令人匪夷所思,近些年来,科学家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在美国,有个名叫奥克兰威妮的女士,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她从公园里摘回两片虎耳草的叶子,一片放在床头柜上,另一片放在起居室里。每天早上起床后,威妮都要看看床边的叶子,希望它继续活着,对另一片叶子则根本不予理睬。
一个月后,她不闻不问的那片叶子萎缩变黄,开始干枯;可是获得威妮关注的那片叶子不但活着,而且就像刚从公园里摘下来时一样新鲜。这表明:人的心灵与情感可以和植物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