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报

综合新闻

“天宫课堂”首次在问天实验舱授课,正在太空

来源:植物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0-13

“太空水稻”进入种子成熟期

问天实验舱里一片生机勃勃。前不久的中秋节,蔡旭哲种出的“太空生菜”已经被作为他们节日的“加餐”。眼下,拟南芥、水稻植株也都在生命生态实验柜中茁壮生长着。

7月28日,拟南芥种子和水稻种子的实验单元,由航天员安装至问天实验舱的生命生态柜通用生物培养模块中,次日完成了在轨第一次营养液加注。经过54天的生长,水稻顺利抽穗开花,目前正从灌浆期进入种子成熟期。航天员已采集了部分水稻样品在轨冷冻保存,未来将随航天员返回地面进行科学分析。采集后的水稻植株成功长出了再生稻,并开始拔节孕穗。问天实验舱植物培养实验科研人员表示,再生稻为充分利用培养空间和条件,进行高效作物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途径。

10月12日,在云南省大理新世纪中学,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的学生介绍地面种植的拟南芥生长情况。 新华社发

看似短短几十分钟的“天宫课堂”授课,背后却倾注了众多专家的心血。课程设计都有哪些人员参与?航天专家、高校教师、科研人员自然少不了,此外,中小学教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主要面向青少年受众的课堂,中小学老师能较为准确地把握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并为航天员提供一些教学技巧。而专家在地面上对太空现象开展的推演是否准确,则需要航天员在太空中实际验证。

10月12日,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地面主课堂,学生收看“天宫课堂”第三课。 新华社发

空间站能够提供长期的微重力环境,在微重力环境下,很多被掩盖的物质规律得以显现。在太空,毛细现象有了明显变化,在地面由于重力作用,细玻璃管插入液体后,液面爬升到一定高度就会达到平衡。而陈冬手中的玻璃管则迅速将液体吸入,液面快速爬升至管顶。

“太空水稻”长势也相当不错。经过70多天的生长,水稻植株正在从灌浆期进入种子成熟期。在太空种水稻,其实验目标之一便是完成水稻在太空“从种子到种子”全生命周期的培养研究,为进一步解析空间微重力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利用水稻进行空间粮食生产提供实验证据。

“太空探索,永无止境。同学们好!”昨天16时01分,“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堂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 刘苏雅

课堂上,刘洋使用一条长达2米的饮水管,轻松吸吮几下就喝到了芒果汁。而在地面上,由于受到重力影响和人体肺活量的限制,要想这样喝水大概率行不通。

加入了金属小球的水球竟然变“懒”了。刘洋快速按动注射器“吹”向水球,其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波动,但向水球里放入一颗空心小钢球后,用同样的“吹”力,水球表面出现的波动明显变小。

把吸管从二楼伸到一楼

神十四乘组共种植了6株开花期不同的拟南芥,其中有两株拟南芥已经开花。在“天宫课堂”上,孩子们得以一窥科学手套箱的剪株操作:陈冬使用科学手套箱,用剪刀将开花的拟南芥植株剪下,放入冻存管,一份植物样品采集就完成了。样品将被放入零下80摄氏度的存储区,未来将带回地球,供科学家开展研究。

“非常期待在空间站收获我们自己种植的粮食。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在月球,甚至在火星,我们都能实现袁隆平院士的‘禾下乘凉梦'。”陈冬说。

在太空中,扳手也变得调皮起来。陈冬将T字形扳手旋转起来,扳手竟会一边旋转一边“翻身”,一会儿头朝上,一会儿头朝下。这是前苏联航天员贾尼别科夫在空间站中偶然发现的,也被称为“网球拍效应”,与扳手的旋转方式、质量分布有关。

天地对比实验点燃中学生科学梦想

本报讯(记者 牛伟坤)“刚刚,航天员在空间站轻松地喝到了两米吸管中的液体,那我们在地面上用同样长度的吸管喝起来是不是也一样轻松呢?”昨天下午,“天宫课堂”第三次太空授课刚结束,北京钱学森中学实验室里,该校副校长、物理老师杨丽钧就为初中学生上起了辅导课。

“太空教室”变大了,航天员的活动区域更宽敞,拍摄机位以及相关设备也相应增多。空间站信号的回传,离不开“天链”中继卫星系统。在约50分钟的授课中,“天链一号”03星和“天链二号”01星表现稳定。飞控团队首次采取双中继卫星分别跟踪的方式,对问天实验舱和天和核心舱实行两舱切换跟踪,确保图像话音稳定回传,保障整个直播的流畅进行。